流化床技术是多晶硅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仍需理性看待这一技术,避免重蹈2006年到2007年间国内企业一哄而上投资改良西门子法的覆辙。
文件中明确提出两个准入。文件中规定多晶硅光伏电池组件转换效率达到16.5%以上,而转换效率为16.5%的组件功率大约为268.44W,属于270W功率段。
各级地方政府使用财政资金支持的光伏发电项目,应采用领跑者先进技术产品指标。文件中规定多晶硅电池组件转换效率不低于15.5%,单晶硅电池组件转换效率不低于16%。一个是符合工信部发布的《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这个是最低标准。2015年新建光伏电站需要在设备选型上格外注意,因为最近新出台的《关于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光伏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自2015年起,享受国家补贴的光伏发电项目采用的光伏组件和并网逆变器产品应满足《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相关指标要求,自2015年起,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解决无电人口用电、偏远地区缺电问题以及光伏扶贫等公益性项目,所采用的光伏产品应达到领跑者先进技术产品指标。2015年,建设光伏电站,不可不认真研究该文件的内容,否则有可能造成建成后无法领取国家电价补贴等后果!。
笔者查阅组件参数得知,多晶250W(尺寸为1640*992)的组件转换效率为15.36%,255W的转换效率为15.67%,252.16W的多晶硅组件,其转换效率为15.5%文件中明确提出两个准入。不过,2014年整体出货产能比率仍较2013年下滑5个百分点,很大程度上源于扩张与收购导致新增制造产能达到6吉瓦
累计装机容量目前已小幅超过38GW。在从2012年总计7.6GW开始的市场衰退后,2013年德国安装3.3GW。十二月看到三千九百五十一个新增安装项目,总计107.6MW,较十一月105.9MW仅略有增长。根据德国联邦网络运营商(Federal Network Operator)发布的官方数字,2014年德国仅安装1.89GW的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
该数字远远低于分析师EuPD Research预期的2.8GW,低于政府出台的针对2015年起2.5GW的限额。上个月仅有十三个安装项目的规模超过1MW。
2013年十二月看到安装166MW。上周,政府证实,2015-2017年地面安装太阳能将总计限定为1.2GW,拍卖规模逐年递减,2015年为500MW,2016年降至400MW,2017年降至300MW在从2012年总计7.6GW开始的市场衰退后,2013年德国安装3.3GW。该数字远远低于分析师EuPD Research预期的2.8GW,低于政府出台的针对2015年起2.5GW的限额。
十二月看到三千九百五十一个新增安装项目,总计107.6MW,较十一月105.9MW仅略有增长。累计装机容量目前已小幅超过38GW。2013年十二月看到安装166MW。上个月仅有十三个安装项目的规模超过1MW。
根据德国联邦网络运营商(Federal Network Operator)发布的官方数字,2014年德国仅安装1.89GW的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上周,政府证实,2015-2017年地面安装太阳能将总计限定为1.2GW,拍卖规模逐年递减,2015年为500MW,2016年降至400MW,2017年降至300MW
2014年全年规模指标实际应该超过15GW。尽管存在种种阻碍,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分布式光伏市场已经打开,民营资本在这一领域更是动作频频。
2、项目风险高:用电企业的用电需求存在波动,甚至有完全违约风险。民营资本的融资渠道一旦打开,分布式光伏在中国市场将迎来真正的跨越式发展。尽管9月份分布式新政降低了用电企业在用能减少或违约时给开发商带来的收益损失,但出台时间太晚,各地及电网公司的配套措施还在陆续出台中。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的项目数据库统计,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德国的全球第二大光伏应用市场,并将在2015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我们预计全年分布式光伏的安装量在2.5-3GW左右。新的商业模式、特别是与互联网技术及金融创新相结合的商业模式正在兴起,这包括网上股权众筹、网上融资租赁、二级市场资产证券化等。
尽管尚无最终定论,但预计最终并网数字将要低于14年给出的规模指标。在发展分布式时我们遇到很多困难,主要包括:1、开发难:面积大、无遮挡、符合施工条件、且产权清晰的屋顶难找,信用好、电价高、用能高的企业也难找,开发过程中牵扯的利益相关方也太多。
根据能源局1月16日发布的2014年全社会用电量,并网太阳能累计达到26.52GW,增长67%,据此推算2014年并网量为10.6GW。可以看出,2014年光伏装机低于规模指标主要是受累于分布式市场。
而从1月19日能源局关于核实2014年光伏发电统计数据的通知中可得知,2014年新增并网量在9.2-9.5GW之间。其中,1月份确定14GW总体规模,分布式8GW、集中式6GW。
我们预计中国在2014年实际装机(包括并网量)将超过12GW,而德国在2GW左右,这将使得中德之间的累计装机差距缩小到5GW以内。10月份能源局为新疆又追加1GW集中式电站指标。在9月份分布式新政中,部分分布式项目的规模放开,自发自用为主、示范区内的项目均不受限在发展分布式时我们遇到很多困难,主要包括:1、开发难:面积大、无遮挡、符合施工条件、且产权清晰的屋顶难找,信用好、电价高、用能高的企业也难找,开发过程中牵扯的利益相关方也太多。
新的商业模式、特别是与互联网技术及金融创新相结合的商业模式正在兴起,这包括网上股权众筹、网上融资租赁、二级市场资产证券化等。2、项目风险高:用电企业的用电需求存在波动,甚至有完全违约风险。
尽管尚无最终定论,但预计最终并网数字将要低于14年给出的规模指标。我们预计中国在2014年实际装机(包括并网量)将超过12GW,而德国在2GW左右,这将使得中德之间的累计装机差距缩小到5GW以内。
其中,1月份确定14GW总体规模,分布式8GW、集中式6GW。在9月份分布式新政中,部分分布式项目的规模放开,自发自用为主、示范区内的项目均不受限。
尽管存在种种阻碍,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分布式光伏市场已经打开,民营资本在这一领域更是动作频频。我们预计全年分布式光伏的安装量在2.5-3GW左右。民营资本的融资渠道一旦打开,分布式光伏在中国市场将迎来真正的跨越式发展。而从1月19日能源局关于核实2014年光伏发电统计数据的通知中可得知,2014年新增并网量在9.2-9.5GW之间。
可以看出,2014年光伏装机低于规模指标主要是受累于分布式市场。2014年全年规模指标实际应该超过15GW。
尽管9月份分布式新政降低了用电企业在用能减少或违约时给开发商带来的收益损失,但出台时间太晚,各地及电网公司的配套措施还在陆续出台中。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的项目数据库统计,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德国的全球第二大光伏应用市场,并将在2015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
10月份能源局为新疆又追加1GW集中式电站指标。根据能源局1月16日发布的2014年全社会用电量,并网太阳能累计达到26.52GW,增长67%,据此推算2014年并网量为10.6GW